1950年9月,时任香港国民党高层的刘峙携其第三任妻子黄佩芬和四个子女,搭乘轮船前往印尼。
在蒋介石主政大陆期间,刘峙、陈诚、顾祝同、蒋鼎文和卫立煌被并称为其麾下的"五虎上将"。这五位军事将领均在国民党军队中较早获得陆军上将军衔。
1950年,陈诚、顾祝同与蒋鼎文跟随蒋介石撤退至台湾。辽沈战役后,卫立煌因战败被蒋介石软禁于南京。待蒋介石下野、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时,卫立煌抓住特务监管放松的机会,秘密前往香港(1955年3月,卫立煌夫妇抵达北京,获得热烈迎接)。
刘峙的动向令人意外,他既未随众赴台,也未与张发奎、关麟征等将领一样定居香港,而是突然前往印尼。这一消息传到台湾后,连何应钦、顾祝同等人都感到十分惊讶。
【昔日的“剿总”司令为何要去香港?】
1948年6月,徐州"剿总"司令部成立,刘峙被委任为总司令,此前他已赋闲一年多。这一人事安排在国民党内部引发广泛争议,多数人认为这是不恰当的选择。
面对质疑,顾祝同作为国民党军参谋总长回应道:"在刘峙(字经扶)和蒋鼎文(字铭三)两位候选人中进行了权衡。鉴于蒋铭三沉迷赌博和夜生活,相较之下,刘经扶的表现更为可取。"
相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中三大战区,徐州战区兵力最为雄厚,但其总司令的选拔条件却令人瞠目:仅需避免蒋鼎文式的"日赌夜嫖"即可。与卫立煌、傅作义、白崇禧等战区司令相比,刘峙的能力明显逊色。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,注定难逃失败的命运。
重新获得任命的刘峙凭借其麾下庞大的军力,上任时显得胸有成竹。面对媒体采访,他直言不讳地表示:"官职任命并非我所愿,但为国效力则责无旁贷。"
短短十余天后,开封被解放军攻陷,刘峙随即士气大挫,将军事部署全权交由下属负责。淮海战役爆发后,刘峙每逢重大决策必向副总司令杜聿明请示。鉴于蒋介石对刘峙指挥能力心存疑虑,战役中后期,杜聿明实质上接管了徐州国军的指挥权,同时兼任徐州前进指挥所主任一职。正因如此,孙元良、李弥等徐州国军将领均以"杜主任"相称。
碾庄战役导致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后,刘峙意识到徐州失守已成定局。为求自保,他以合理理由转移至蚌埠避难。
1948年12月,杜聿明率领徐州"剿总"直属部队及邱清泉、李弥、孙元良三大兵团撤离徐州之际,刘峙早已在蚌埠的指挥所内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。
在杜聿明指挥部队撤出徐州的过程中,他自信情报管控严密,然而当地消息灵通的国民党军政要员早已闻风而逃。就连总司令刘峙也提前撤离,这使得杜聿明散布的"坚守徐州"的假消息完全失去了可信度。
1949年1月,解放军在陈官庄彻底消灭了杜聿明集团,标志着淮海战役的胜利结束。国民党军队最后的精锐力量在这场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,蒋介石对此极为愤怒,决定追究刘峙的责任。然而,当刘峙陷入恐慌之际,蒋介石宣布下野,暂时无暇处理此事。
在何应钦、顾祝同等人的斡旋下,刘峙最终未被追究责任,但职务被撤销,实际上处于闲置状态。南京失守后,不甘心的刘峙前往广州,向关系密切的顾祝同寻求工作机会。顾祝同坦言,对刘峙而言,能够免于处罚已是最好的结果。
迫于形势,刘峙携妻子黄佩芬与子女迁居香港,过上了闲居生活。
【想当“富家翁”而不成刘峙】
刘峙抵达香港后,尽管卸任了"剿总"总司令和二级上将的显赫职位,但凭借丰厚的积蓄,他依然过着挥金如土、衣食无忧的生活。
作为蒋介石麾下的重要将领,刘峙的贪腐行为在军界颇为知名。这位国民党高级军官共有三位配偶,其中原配杨庄丽以强势作风著称,令刘峙对其心存畏惧。在担任河南省主席兼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时,刘峙的贪腐活动主要通过杨庄丽及其亲属进行,他本人则很少亲自出面。
凭借敏锐的投资眼光,杨庄丽将资金主要投入不动产领域。刘、杨两家在南京、蚌埠、上海等五座城市购置了众多房产与土地。同时,她还与刘峙共同投资盐业,通过经营盐田和盐井获得了可观收益。
由于无法生育,杨庄丽为刘峙购置了一名婢女,旨在为其延续香火,因此并未选择容貌出众者。这名婢女为刘峙诞下六名子女,然而在杨庄丽的强势管控下,这些孩子都被她亲自抚养,且只能称呼她为"母亲"。
尽管对"丫夫人"态度严厉,杨庄丽却格外珍视她所生的六个孩子,实属不易。她聘请了女大学生黄佩芬担任家庭教师,却意外招致祸端。这位年轻貌美、学识渊博的女子在刘府授课期间,与刘峙互生情愫。最终,这对"郎财女貌"的男女暗中走到了一起。
在家庭生活中,杨庄丽始终掌控着刘峙,然而面对迎娶黄佩芬的决心,刘峙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定。经过长时间争执,杨庄丽最终选择携子女与刘峙分道扬镳,双方自此几乎断绝联系。
刘峙与黄佩芬成婚后,育有四名子女。刘峙虽贪财却不愿亲自处理,先前依赖杨庄丽及其亲属,婚后则由黄佩芬及其家族接管财务事务。
刘峙在逃亡前积累的资产主要集中在不动产领域,包括地产、农田和盐场。这些财产在仓促撤离时未能及时转化为现金。然而,即便这样,抵达香港时他仍持有可观的资金储备。
抗战后,大量国民党军官移居香港,其中许多曾是刘峙的部下。目睹昔日上司过着奢靡生活,这些境遇不佳的旧部心中不平,频频造访刘宅索要财物。面对持续的经济压力,刘峙在多次接济后意识到局面难以维持,开始考虑离开香港另寻出路。
【教书的“国民党上将”】
刘峙原本计划前往台湾,并在蒋介石重新掌权后向其发送了贺电。然而,蒋介石收到电报后,回想起徐州战役中损失的五十余万兵力,不禁怒火中烧。他不仅发电报严厉批评刘峙,还撤销了刘峙担任的几个无关紧要的职务。
刘峙因情绪波动过大导致身体不适,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才康复。痊愈后,他应邀出席了印尼华侨领袖丘元荣主持的晚宴。席间,丘元荣与刘峙进行深入交流,在了解其困境后,主动提出协助其移居印尼,并承诺全权处理相关手续。
在听取丘元荣的建议后,刘峙立即被说服,决定接受这一提议。手续迅速办理完毕后,他与家人一同从香港启程,乘船前往印度尼西亚。
在前往印尼的航程中,刘峙与家人在新加坡短暂停留期间进城游览,却遭遇当地黑帮的敲诈。为求脱身,他被迫交出了随身携带的大部分贵重物品。
抵达印尼后,刘峙原以为能稍作喘息,然而现实却出乎意料地棘手。在前往雅加达途中,沿途的军警和检查人员注意到刘峙一家衣着光鲜,携带大量行李,便认定他们财力雄厚,屡次强行勒索。面对这种情况,刘峙不得不一次次用钱财换取平安。
在雅加达安顿下来后,刘峙意识到当地物价并不便宜。为了维持生计,他动用了仅剩的积蓄尝试经商,自认为颇具商业天赋。然而他忽略了身份的变化——已不再是昔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。结果生意惨败,家庭经济状况急转直下。
由于经济压力,刘峙举家迁往茂物市定居。尽管这座城市与雅加达相距逾百公里,生活成本却显著降低。在茂物安顿后,黄佩芬成功在当地华侨学校谋得教职。尽管仅靠她一人的薪水维持家用,生活依然拮据,但总算有了稳定收入,让他们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。
香港方面传来噩耗,黄佩芬得知在港亲属离世。为确保不影响工作,她与校长达成协议:在赴港期间,由其丈夫刘峙暂时代理教学任务。
作为黄埔军校的资深教官,刘峙虽屡遭非议,却凭借其扎实的军事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政治经验,在教职岗位上展现出卓越能力。这位国民党高层人物的实战阅历,使其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。
从老家处理完丧事返回,黄佩芬意外得知刘峙在校内颇具声望,深得师生及家长喜爱。更令她惊讶的是,校方在了解到刘峙的过往经历后,特意为其举办了六十大寿的庆祝活动。
为安抚刘峙的情绪,学校将其聘任为教师,薪酬待遇远超黄佩芬。于是,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在印度尼西亚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,成为了众多学生的导师。
1952年末,鉴于刘峙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在印尼从事教学工作的不妥当性,蒋介石向其发出赴台邀请。随后,刘氏携家眷乘船离印赴台,正式终止了其教育职务。
钱龙配资-配资炒股配资网站-线上股票配资软件-配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